来源:苏州分校
小编:Scofield 245 曾经的留学生,受到的大多都是赞扬,而现在的留学生在度过了过度吹捧的年代,已经开始被各方遍地,甚至妖魔化。
近年,关于留学生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就连我们也都报道过很多:校园欺凌、过度炫富、花天酒地、沾染毒品、留学压力过大,学生抑郁自杀、“海归变海待”、海归薪资过低出国花费200万,归国月薪2000,留学年龄不断降低以及部分留学生抗压能力弱等等,令人们对出国留学心生疑虑。
再加上国外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比如澳洲冷孟梅遭已姨夫奸杀。
澳洲社会治安差,入室抢劫,当街抢劫频频出现。
更有中国留学生遭受种族歧视,被人无端殴打的事情爆出。
尽管负面新闻频繁,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嘲讽,还是国内好,可是我们来看一下数据,2016年,中国留学人数高达54.45万,教2012年增长36.29%。
而2012年出国人数仅为39.96万。
让孩子能见识世界的舞台,拥有更广阔的眼界,学习国外的生活方式,依然是大多数父母的心愿。
所以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大家都觉得,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中国人,区别的是,大一点的城市中国人多一些,小一点的城市中国人少一些。
对留学过度吹捧或过度贬低,都是妖魔化留学
对澳洲的一些夸张的描述,好似将澳洲定义成了一个犯罪率极高,警察毫不作为,公务员混吃等死,办事效率缓慢的国度,就像曾经几年前大家都在吹捧的,澳洲是一个平等自由的国家,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等等一样,现在的澳洲同样在被过度丑化。
那么澳洲究竟安不安全呢?社会究竟和不和谐呢?其实很多人都心里清楚,每个地方都存在肮脏的任何事情,但是大部分,还是美好善良的。
在澳洲,居民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案发时段、地段以及案件类型和发生方式,甚至有时还能知道刑犯所在的具体位置,从而做出相应的预防。政府部门、警察局、商业公司会推出各种各样的犯罪率地图,传播防控知识,减少被害恐惧。
留学生们会经常收到学校发送的crimealert(犯罪警报)邮件。比如曾经墨大爆出了经常有黑人当街尾随留学生抢夺手机钱包的事件后,学校甚至派出了校警和警察组成巡逻队,对周围治安进行管制。
同样地,对留学过度吹捧或者过度贬低,其实都是把留学妖魔化。
虽然有些留学生不学无术、疯狂炫富的形象使人大跌眼镜,但是那毕竟只是少数群体,根本无法代表全部留学生。更多的留学生其实是奋斗在学习和工作之间,拼命在用自己的努力去减少家庭的负担。
至于那些被拿出来当做典型的,只不过是放大镜之下,人们发现的突出的个体,就好比国内一样有很多富二代在进行着各种炫富行为。
出国留学看似光鲜亮丽,其实背后有着许多说不出的艰辛。为什么会有阳光抑郁症,为什么会有眼泪自己吞,笑容留给别人,为什么留学生在来到澳洲之后,往往会从一个娇生惯养什么都不会的大小姐大少爷,变成十项全能,做得了饭,装得了家具,修得了电器,疏通得了管道....这里面的心酸,很多人看不到。
出了中国海关那一刻,他们就应该意识到,接下来的路,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
在国内大大咧咧边看手机边走路的,出国后学会了观察周围环境,很多都为了保护自己频繁出入健身房,不仅为了健康,也为了安全
曾经去个厕所都要拉帮结对,出国之后,自己周游全澳洲,也没发现什么不适应。
过去花钱大手大脚,现在却在餐厅挥汗如雨,过去看不起的端盘子洗碗,现在只要能挣钱,都毫无怨言;
任性莽撞的,慢慢地学会嘴边常挂“sorry”“cheers”“no worries”;
自我为中心的,开始学会了聆听别人的声音,听取别人的建议……
这好像才是一个真正磨练人生存技能的社会。
你以为留学就等于旅行?Naive!
从前很多人把出国留学称为“镀金”,如今可能连镀个金都算不上了,大家普遍觉得留学充其量就是旅行!
事实上,说旅行的如果自己体验一下留学生活,就绝对不会再提这样的言论。
语言,文化,社会背景完全不同,留学生经历的是生活习惯的更改,思维方式的更改,受到的文化冲击都已让人郁闷很久。
不知道谁说的,留学生悠悠闲闲一天就过去了,其实觉都不够睡...
语言上的挑战,是所有留学生的致命一击。在国内,你也许是轻松拿下专八、雅思8分的学霸,但初到国外,先别说在课堂上和本地人辩论,只是在快餐店点个单,和房东吵个架,你都会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被秒成了渣。
那晦涩的口音,当地常用的俚语,还有许多词的各种用法,都会分分钟让你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同时提醒了很多人,曾经你可能是学霸,是天鹅,但是在这里,就是丑小鸭,只能用知识去丰富自己,等待着羽翼丰满的一天。
学业上的挑战自然也不少。
很多人说留学生只玩游戏不学习,那是他们没看到熬夜赶due,到处找资料只为了凑齐几个reference的我们。
抄袭论文?那是“杀无赦”的死罪
送礼,找人,先不说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只会起到反效果。
可你也别以为只要默默答题写paper就可以岁月静好了,国外的课堂极为重视“课堂讨论”环节。
如果因为没有看阅读资料或者毫无想法,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即使老师和同学不说什么,自己也会感到羞愧。更何况,你的老外同学们一点都不像电影里那样吊儿郎当,全都是特别较真的“磨人小妖精”。
尤其是遇到小组作业或者小组presentation时,同组的队友会有各种方式要求跟你沟通感情,讨论学术问题,这个时候,你表现的不好,可能你的分数就会被降低很多,因为这里都是按贡献进行分配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你一开始只是抱着玩玩的想法留学,为了不负父母期望或者只是混一张文凭,最后还是被残酷的现实逼迫得老老实实耕耘——没日没夜地阅读材料,看不懂也得一边查字典一边死磕;
一天三杯咖啡下肚,以至于毕业后为了长命百岁,这辈子都不敢再喝咖啡;一下课就默默蹲在不知是哪个世纪的图书馆写paper、做assignment。这些,才是留学生们真正的“常态”。
当你熬过眼前这一切,才发现,自己跟好基友聊天的时候,都会穿插出几句澳式英语,不是装逼,更不是显摆,纯粹是习惯所致。
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留学让自己学会了很多。
这也是很多中国学生千方百计要留学的主因。只有把自己抛入那个陌生的环境,才能不断地突破自己。
留学可以为你提供“另一种可能”
留学固然有好有坏,但许多体验,不留学可能还真的体会不到。
一个班上的同学可能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如果你是商科的话当我没说),你可能会遇见各个角落的人,了解各个地方的文化,风俗,习惯。
周末一到,国内的朋友还在纠结是去苏州还是杭州,可是我们呢,近距离的新西兰可能已经不再考虑了,考虑着要不要去更远的地方走一走。
看看指环王拍摄地,在货币屯跟霍比特人的洞穴来个摆拍,收货一波点赞评论。
留学确实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当别人还在聊国内的各个城市的时候,我们聊得往往都是各个国家。
虽然说,可能这种经历不会对找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但是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拥有大视野的人。
有人说,我去过无数国家旅行,但是要记住,旅行和学习有着很大区别,留学,不仅在学习,也在生活。
在这期间会深入了解到当地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
试问一个简单的旅游会涉及到:办银行卡、交房租、货比三家买东西,以及各种不可避免的误会和争执吗?
但是留学就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清楚了解世界的方方面面。
当然,这是针对能够负担得起的人来说,有人说,卖房供孩子读书,值不值得。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还是把房子留着吧....